潍坊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欢迎您!
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正确分析把握我市现有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四化”战略,全力推动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6%(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480元(按目前汇率计算达到2400美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年均增长20%。成功实现了重进“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列“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第76位。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其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5%以上;建筑建材、家具木器、造纸包装、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后劲充足;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8家,其中国家级5家,高新技术产品达30多个。骨干企业蓬勃发展,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79亿元、增加值105亿元、利税33.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3%、32.5%和33.9%;56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其中7家过亿元。品牌战略效应明显,全市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4件、国家免检产品4件、省名牌产品17件、省著名商标21件,名牌拥有量居全省县级之首。
(二)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2家。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发展比较突出,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22亿元,年均增长17.6%。
(三)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经贸工作实现新突破。“十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50亿元,其中境外资金3.3亿美元。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出口产品达到20大类200多个品种,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4.2亿美元,年均增长18.9%。
(四)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以争创“两城一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投资10多亿元,实施了城区“北扩东移”,建设了经济开发区和城东项目区。建成了和平街潍河大桥、潍河滨水景观带、咸石路、常山大道,完成了西郊街、东关大街、兴华路及东郊街北段拓宽改造、人民路、繁荣路东西两段打通、206国道城区段拓宽、东外环路改造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到30万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化水平达到40%。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交通、电力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村村通油路”工程,修建乡村柏油路1000多公里;拓宽改造了朱诸路、央赣路、薛馆路孟疃至城区段,争取胶新铁路过境诸城并建成通车,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诸城段顺利开工建设;改造新建了220KV、110KV等大型变电站及其线路,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五)服务业发展日益繁荣,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年均增长13.3%。深入挖掘诸城的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了旅游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休闲娱乐、社区服务、餐饮等需求潜力大的传统服务业和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总量扩大,层次提高。200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年均增长14%。
(六)科技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普九”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我市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3元,年均分别增长14%和8.7%。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运行质量还不够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是面对激烈挑战的战略竞争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继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机遇。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上升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日益活跃的民间投资逐步成为投资主体,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继续吸引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从我市自身看,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较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潜力巨大。工业结构日趋完善,骨干企业群体优势明显,品牌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十五”期间投资建设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充分发挥效益。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我国经济重心呈现由东南沿海向北扩展的趋势,山东半岛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我市作为半岛城市群中的大城市,具有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公路四通八达,胶新铁路诸城段开通,青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潍坊至日照高速公路也即将实施,潍坊至日照快速轨道项目也初步列入《山东省东部地区交通规划》。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仍将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持续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特保措施等非传统贸易壁垒增加,对外开放会受到影响。二是国内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周边县市发展普遍加速,在人才、市场、技术、资源和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三是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等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人才不足,特别是能够胜任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人才和具备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缺乏。五是扩大投资的制约因素较多,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和资金、能源供应紧张仍是制约投资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任务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省委加快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机遇,继续深入实施“四化”战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到2010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努力保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
——坚持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强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推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任务目标
——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6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00美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2%;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5%;限额以上工业利税年均增长20%;城市化水平达到50%。
——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15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5%,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3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人均预期寿命75.5岁;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经济外向度达到一个新水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年均增长15%,2010年出口总额达到7亿美元。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30天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8%,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
——单位资源消耗指标大幅度下降。万元GDP耗能0.9吨标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第三章产业经济发展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建设制造业强市为目标,加快发展壮大“三个一批”,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体系。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190亿元,实现利税82亿元,有20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其中过50亿元的6家,包括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
(一)进一步发展壮大三大支柱产业
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业。进一步膨胀整车骨干企业,重点发展轻卡、微卡、轿卡及扩展车型等,开发生产系列专用汽车,形成全方位的品牌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零部件生产,在抓好现有车桥、轮胎、变速箱、方向机、汽车钢圈、车厢等重点零部件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发动机、汽车内饰件等产品的生产,尽早实现属地化配套生产,建成全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重点抓好北汽福田30万台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轻卡车技改和中重卡扩产,高强度紧固件和正泰机械的专用汽车,义和车桥空气及独立悬挂桥等项目。到2010年,各种车辆生产能力达到100万辆,年产车桥100万架、变速箱50万台。
纺织服装业。以棉纺织、针织服装、西服、衬衣、印染、麻毛纺织及家用纺织品为主,抓好高支纱、长麻纱、高档服装面料和成衣等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重点抓好桑莎制衣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区、新郎服饰100万套西装设备技改等项目。2010年达到年产针织服装3亿件、西服600万套、衬衣300万件的生产能力。
食品加工业。建成从良种繁育、卫生防疫到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一体化的食品产业链。重点抓好得利斯500万头“欧得莱”良种猪繁育加工,外贸集团43.2万吨玉米淀粉深加工、5万吨谷氨酸及兔肉标准化饲养加工,中康农业蔬菜加工等项目。到2010年,形成年加工肉鸡10万吨、生猪600万头、玉米淀粉200万吨、色素6亿克、蔬菜10万吨的能力,建成“中国优质食品生产基地”。
(二)着力培育五大潜力增长产业
家具木器业。出口产品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向多品种、高品位方向发展,内销产品重点发展中高档系列软体家具及板式、组合式木制家具用品。
造纸包装业。重点发展环保型高档生活用纸、无尘纸、绿色埋纱纸、A等箱板纸、彩色胶印新闻纸和大幅面彩色包装印刷产品及金属包装制品,积极发展环保、绿色、无菌包装系列产品。鼓励支持外贸集团高密度板生产线、兴创纸业牛卡纸和超级纤维吸收材料、新星纸业高速彩印新闻纸等项目。
医药化工业。化工产品在稳定发展尿素、糠醇、油漆等主导产品的基础上,抓好三聚氰胺、环己胺、四氢糠醇、呋喃树脂的深加工,研制开发车用高档漆、绿色环保漆等深加工、新产品;搞好副产品的充分利用,开发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制药重点搞好基因制药、生化制药、中药萃取、生物酶等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鼓励支持信得药业生物科技工业园、良丰化学尿胺废液回收生产3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泸河及三工子午胎扩产等项目。
电子信息业。以发展全数字化汽车仪表总成、智能化节电装置、蓝绿激光器、高效环保锂电池、电子配件等为重点发展产品,不断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
建筑建材业。进一步膨胀建筑规模,扩展国内及国际大型建筑工程的承包,尽快形成规模开发、集团开发优势。努力培育建筑品牌,力争2010年前培育2个特级资质施工企业,在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夺得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以新型节能墙板系列为重点的各种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三)抓好园区建设,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载体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管理集约的要求,着力搞好以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建设。在进一步完善福田、桑莎、新郎、电力、三工、泸河等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抓住我省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机遇,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大规模的汽配产业园、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区、食品加工区等。
(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编制好《诸城市名牌产品发展规划》,积极努力做好知名品牌的扶持、培育工作。加大“质量兴市”工作力度,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速名牌产品的成长步伐。“十一五”期间,重点争创国家级知名品牌8至10个,省级知名品牌25至30个。在积极争创国内品牌的基础上,积极申请注册境外商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十一五”期间,努力打造“诸城农业”品牌,重点围绕“三大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强市,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稳定粮食生产,确保150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粮食作物面积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5万吨、人均410公斤。加快发展黄烟、花生、果品、大桑、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花卉、茶叶、苗木、药材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产、高效、创汇农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节水农业,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到“十一五”末,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100万亩,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8%以上。
(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培强做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禽养殖、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科技型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300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70%以上。
(三)农产品集散基地建设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市、乡、村农业信息服务互联网。加快发展中介组织,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到“十一五”末,全市90%以上的农民纳入各类合作组织。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专门的市场研究机构,创新营销方式,与国内外市场、大型消费机构或采购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建成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
三、积极繁荣发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产业、人文等优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一)商贸流通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市中心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火车站附近大型超市及商贸城等新型商业网点,培育壮大扶淇河联体市场、西外环联体市场和舜王新区三大骨干市场群,加快膨胀发育一批粮油、瓜果、蔬菜、畜禽、苗木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驻地,规划发展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商贸城(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0亿元,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150亿元。
(二)旅游业。以建设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和2008年奥运会在青岛设分赛区为契机,以融入青岛-诸城-泰安-曲阜“四点一线”为重点,充分挖掘我市名人、恐龙、佛像、山水四大旅游资源,打造诸城旅游品牌。“十一五”期间,做好龙骨涧恐龙化石地质公园、大舜苑、恐龙公园深度开发、常山景区、障日山景区、马耳山景区、超然台恢复工程等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
(三)休闲娱乐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合理规划布局,重点搞好休闲区、娱乐城、特色街、景观带和公园绿地等项目建设,尽快构建起现代休闲娱乐业的基本框架。
(四)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地方经济与金融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建立以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为主体,担保、信托、租赁等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到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80亿元。
(五)房地产业。结合旧城改造、市场建设、土地开发、外资引进、小城镇建设,积极建设人文、自然环境俱佳的绿色居住区。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住房产权制度,激活住房二级市场。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社区服务、培训式教育、软件、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乡村建设城镇化。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到2010年,90%以上的村庄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学校无危房,村村有医疗卫生机构和文化娱乐场所,“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二)推进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按照社区建设模式,编制新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规划稳步实施。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到2010年,40%以上农村建成生态村,80%以上的村庄主要街道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和净化,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推进农村社会新风貌建设。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到2010,全市85%以上的乡村基本达到文明乡村的标准。
(四)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搞好山区保护性开发,实施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荒山绿化和治水工程,加快发展林果基地和苗木、茶叶等特色农业,抓好旅游开发,积极发展具有山区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农产品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
以建设半岛城市群中的大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城镇管理,营造更加优美的人居和发展环境。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确保城镇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权威性。实行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土地利用、项目建设统筹安排、高度融合,使城镇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改造人民路、繁荣路、文化路、南关路、北关路、棉织街、东关大街北段、东坡街、纺织街、兴贸路、八里庄路、河东街、龙源街等道路,建成横四路潍河大桥。建成日处理污水8万立方米的诸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铺设输污管道。铺设东、南、西三条外环路和龙源街城市出入口段雨污管道等,对老城区排水管网逐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加强燃气管网建设,完善供气输配设施,统筹规划热电项目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天然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普及率均达到70%以上。加快供水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水厂的建设,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加快铺设新管网,加大供水输送能力,改善供水水质,新增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公交线路网络,增加公交车数量,搞好停车场、换乘站等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原则,加快道路、通信、文化、卫生、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到2010年,全市目前的4个中心镇镇区人口平均达到5万人,6个重点镇镇区人口平均达到2万人以上;“十一五”期间,新增省级中心镇1个,全市形成市区、中心镇、重点镇、一般乡镇梯度辐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
(三)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公园、小区、街头、休闲绿地为重点,以沿河绿化、道路绿化为纽带,多层次、网络化的植树造绿,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20平方米。进一步搞好潍河风景区建设,实现自然风貌和现代气息的最佳融合。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内环境污染企业的改造搬迁。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搞好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并建成日处理500吨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一座,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尽快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和“全国卫生城”。(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严格依法治市。积极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盘活城市资产,放开城市建设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加快市场化进程。
第五章社会事业发展
一、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搞好小学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初中学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
职业教育。整合现有职业学校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规模的最大化和发展的最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点抓好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潍坊市高级技校诸城分校建设。“十一五”期间,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达到300个教学班、15000名在校生的规模;高级技校达到400个教学班、20000名在校生的规模。
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建立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继续教育网络,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二、文化事业
积极组织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统筹规划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诸城市名人馆、新博物馆、会展中心、艺术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城市社区、行政村建立起与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加强群众性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大市。
三、卫生事业
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卫生资源供给。“十一五”末,万人拥有医生数52.4人、床位数28.5张。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成立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率达到95%。完善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对贫困农民、市民的医疗救助制度,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有效保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抓好公共场所卫生以及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体育事业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市新体育中心和潍坊市飞碟射击项目训练基地,新上竞技体育金牌大户项目2至3项。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争取将我市建成全省群众体育强市,省级体育先进乡镇达到6处。
五、就业和再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个方面,突出困难群体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失地农民就业三个重点,完善就业政策和保障机制。力争“十一五”期间,安置城镇劳动力6.6万人,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合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新格局。
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到“十一五”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达到9.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达到10.8万人;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从业者;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类城镇企业和各种形式的用工;生育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和完善救助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五保供养和临时救济为辅、社会互助和专项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加快农村“五保”养老和农村低保“两个体系”建设。认真解决低收入和特殊困难家庭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
七、其他社会事业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诸城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争取建成一处成建制的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积极推进老龄事业,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搞好气象、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及地震区划等工作,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搞好国防教育,加强国防经济动员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征兵工作和预备役建设,妥善安置转业干部和退役军人,落实伤残军人、烈军属的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做好档案、史志、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运营机制,提高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能力。
一、交通建设
公路建设,基本形成全市“十横十纵”为主要框架的公路网络,逐步提高公路等级水平。市乡公路全部硬化,达到三级路以上标准,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客车。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实施好国、省道诸城段的改建工程,搞好烟汕路、薛馆路城区段改道建设。在开工建设青莱高速公路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潍日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力争两条高速公路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通车。铁路交通,争取胶新铁路“十一五”期间修建复线,积极争取潍坊至日照铁路诸城段立项和开工建设。搞好地方专用线与胶新线的衔接,在胶新线诸城市货场附近新建两条地方专用线或货场。
二、电力建设
新建500KV渠河变电站、220KV芝灵变电站、220KV栗行变电站及5座110KV变电站,到“十一五”末,形成以500KV渠河站为主供电源,潍坊电厂和220KV五莲站为备用电源的可靠电源结构;形成以3座220KV变电站和7条220KV线路构成的骨干网络;形成以12座110KV变电站和16条110KV线路为主的供电网络。
三、水利建设
完成郭家村、石门、吴家楼等水库除险加固和墙夼水库溢洪闸建设;对全市小型水库、拦河闸等水利工程进行分类排队,集中资金轮流治理。对潍河、渠河、非得河、涓河、芦河、太古庄河、尚沟河等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提高防洪能力。建成青墩水库供水工程。开辟青墩水库后备水源地,实行石门、大福田、青墩三库串联、水系联网,逐步扩大城市生活供水规模。对险情隐患严重的水库塘坝拦河闸进行修复,增加蓄水1000万方。加大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完成全市1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的综合治理。维修改造10座万亩以上扬水站灌区,改善和恢复灌区面积10万亩。实施“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10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由“十五”末的58%提高到65%。
四、信息建设
以加快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加强通信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公共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提升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现场直播力度,大力发展有线电视数字化,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建设现代化邮政,加快邮政设施建设,打造邮政服务平台。
第七章支撑保障措施
一、不断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继续深化政府机构管理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探索和建立能够保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机制。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配套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同时,把发展民营经济及企业经营的理念,引入到政府管理之中,把政府一些服务类的项目,通过出售服务、签约外包等形式推向市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宽阔的空间。
二、积极扩大开放
多元化引进利用境外资金。进一步加强与日、韩、台的经济合作,加大对欧美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招商力度,加强与世界500强及国内大企业的联络与交往,全方位、深层次展开招商攻势。积极构建与日韩的产业协作区,争取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招商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和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坚持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引导支持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抓好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不断提高新兴产业产品和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和扩大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欧美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搞好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进口,提升工业装备水平。在继续扩大一般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突出抓好劳务输出和境外投资合作。把兴办海外企业作为建设“海外诸城”、建立国际化经贸网络的战略措施来抓,积极拓展境外投资和带料加工贸易,增强对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拉动力。
三、持续加大投入
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十一五”时期,力争投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8%。
完善项目储备制度,按照每年“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后续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全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库,保证后续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坚持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政府及其部门为媒体的招商思路,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重点引进“大、高、外”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毗邻青岛的突出优势,瞄准对接青岛这个大的方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积极主动引进和承接青岛产业转移项目落户诸城。努力扩大民间投资,依法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政府、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建立健全项目推介会制度,积极争取银行机构授信贷款。研究利用好国家产业政策,搞好项目储备和申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兴市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建设,积极与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和人才合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环保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鼓励企业家创业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市场配置为主的流动机制和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创造一流的生活、科研、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诸城建功立业。突出企业聚纳人才的主体作用,以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研发机构吸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改善人才结构。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1.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000人,各类技能人才5万人。
五、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
人口控制。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十一五”末,全市人口控制在110万人以内。
资源保护。大力推行土地的集约利用,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各类建设用地审批关。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有序开发和监管。深化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大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充分拦蓄地表水,合理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加强三里庄等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杜绝水污染。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按照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好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产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社会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市的结构性污染问题,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有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二级标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林木覆盖率达到35%。
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节能降耗,重点抓好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节约用地、节约矿产资源等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末,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
六、建设文明平安诸城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建设文明平安诸城,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打击邪教及非法宗教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交通安全和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监管,避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我诸城、做文明市民”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动全市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要加强对社区、城镇居民的教育管理,加强文明行为养成。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成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加大法制教育和宣传力度,搞好普法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快推行政府问责制,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维护和谐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
七、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把规划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细化分解,逐步予以落实。
明确和落实责任。对总体规划中政策性的内容,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考核机制,分年度和中期检查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督导意见和建议。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宣传力度。面向社会,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全面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人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