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
国内十大环境新闻
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二、国务院审议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1300多处生态地区严禁各类开发活动
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1300多处国家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
三、“十一五”环保规划任务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实现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11月10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说,中国“十一五”环保规划任务基本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日益显现,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转好。
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编制完成确保人民群众远离重金属污染危害
7月9日,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2010年6月,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等三大监管体系,使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显著减少,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固镇环保干部依法履职遭停职基层环保部门执法权亟待保障
5月28日,安徽省固镇县委、县政府以影响发展环境为由,对到企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6名环保局干部作出集体停职处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固镇事件反映了一些地方仍然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阻碍环保部门正常履职的重要因素,环保官员成为急、难、险、重的高危职业。
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门槛降低打击环境犯罪行为力度有望加大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5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建议修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律规定,调整犯罪构成条件,降低入罪门槛,增强可操作性。本次修正案将“危险废物”改为“有害物质”,扩大了犯罪行为类型。不再将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等作为犯罪要件,只要“严重污染环境”就构成犯罪。
七、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意见》加强环保司法环保部门可以代表国家提起诉讼索赔
最高人民法院6月29日印发的《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依法受理各类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正确适用环境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准确认定环境污染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确保环境侵权受害人得到及时全面的赔偿;及时审理环保行政诉讼案件,加大对环保非诉行政案件的审查执行工作力度,支持和监督环保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行环保职能;依法受理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严厉打击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
八、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性政策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9部门制定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以增强区域环境保护合力为主线,以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为手段,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这是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九、上海世博弘扬环保低碳理念城市未来发展走向更加理性
5月1日~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世界各国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完美诠释了低碳绿色理念和创新技术,引领未来城市向低碳、环保、绿色方向发展。
十、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伤亡长期生态破坏酿成巨大灾难
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大量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截至21日,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有关专家认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引发泥石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十大环境新闻
一、墨西哥湾490万桶原油泄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漏油事件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直至9月19日才被成功封堵。据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事故共造成原油泄漏490万桶,其中410万桶流入墨西哥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
二、匈牙利铝厂废物池毒液泄漏造成匈牙利最严重生态灾难
10月4日,匈牙利一家铝厂废物池发生泄漏,约100万立方米含有重金属的红色废液淹没了附近多座村庄,流入途经多国的多瑙河,造成9人死亡,150人受伤。这是匈牙利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三、俄罗斯暴发大面积森林火灾全球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
7月下旬以来,俄罗斯因高温和干旱暴发大面积森林火灾,损失十分惨重。此外,海地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罕见洪灾,欧美多国遭遇特大暴风雪,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2010年,全球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率之高、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年罕见,促使人类必须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事实。
四、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最终宣判曾使55万人死亡20万人永久残疾
6月7日,印度法院对1984年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做出判决,对7名事故直接责任人予以最少2年有期徒刑的惩处。此事件迄今已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同化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万博帕尔居民永久残疾。博帕尔毒气泄漏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
五、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新协议17%陆地10%海域要建立保护区
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规定遗传资源利益分配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并提出了“名古屋目标”,要求“在2020年前,至少要在17%的陆地和包括公海在内10%的海域建立保护区”。
六、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均衡成果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问题取得进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11月29日~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大会所达成的《坎昆协议》在适应、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问题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这一折中、平衡与灵活的“均衡成果”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在重建未来气候谈判的信心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七、地中海地区开始强制淘汰危险化学品《巴塞罗那公约》实施进入新阶段
地中海盆地地区和欧盟的21个国家于6月16日正式启动逐步淘汰危险化学品强制性措施,其中包括废水所含的危险化学品、用做农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滴滴涕及其剩余库存,计划在2015年到2019年间执行。各国开始将口头承诺付诸切实行动,标志着《巴塞罗那公约》步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八、9种新增POPs被全球禁用总禁用量已增加到21种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公约)修正案于8月26日通过生效,对9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的新POPs实现全球禁用。至此,列入全球禁止生产和使用的POPs数量已增加到21种。
九、全球禁汞限汞进入实质性阶段有望制定汞污染控制国际公约
关于拟定一项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文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INC1)6月在瑞典召开,公约谈判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谈判委员会决定从2010年6月到2013年年初,召开5次会议,制定出关于汞污染控制的国际公约。
十、欧盟未来十年新能源发展战略出台将投资1万亿欧元以满足能源需求
欧盟委员会11月出台新的能源战略文件《能源2020》提出,未来10年将投资1万亿欧元以满足欧盟能源需求,从提高能效、完善统一能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用得起的能源5个重点领域着手确保欧盟能源供应。